-
Bio
上早八
历史小科普 第二期
~~斯大林格勒战役(俄语:Сталинградская битва,德语:Schlacht von Stalingrad,英语:The Battle of Stalingrad;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又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与苏联为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而进行的战役。
斯大林格勒是苏联中央地区通往南方重要经济区域的交通咽喉,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若德军攻占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向北可攻莫斯科,向南可出波斯湾。斯大林格勒以西、以南是苏联粮食、煤炭以及石油的主产区。如果德军占领这一地区,苏联就会失去战争所需要的重要资源。
斯大林格勒会战是纳粹德国遭遇的战略范围内最严重的失败,不仅终结了德国南方集群自1941年以来保持的攻势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从世界范围看,斯大林格勒会战是反法西斯战争大转折的标志性事件,但斯大林格勒战役并没有让德军完全失去主动权(斯大林格勒战役后的库尔斯克战役才让德军完全失去主动权)。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单从伤亡数字来看,该战役也是近代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双方伤亡估计约两百万人以上,参与该场战役的人数也比历史上的其他战役都来的多,更以双方无视军事与平民分别而造成的伤亡著称。 莫斯科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俄语:Битва под Москвой,德语:Schlacht um Moskau)又称莫斯科战役,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1941年9月-1942年1月的一系列重要战略性战事的总称。战事开始于1941年10月一直持续到1942年1月。莫斯科保卫战包括苏军粉碎向莫斯科进攻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各突击集团而实施的一系列防御战役(1941年9月30日—12月5日)和进攻战役(1941年12月5日—1942年1月20日)。此次战役最终以苏联红军的胜利而告终。苏军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战无不胜”的神话的破灭。极大的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抗击侵略的决心。]
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俄语:Сталинградская битва,德语:Schlacht von Stalingrad,英语:The Battle of Stalingrad;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又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与苏联为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而进行的战役。斯大林格勒是苏联中央地区通往南方重要经济区域的交通咽喉,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若德军攻占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向北可攻莫斯科,向南可出波斯湾。斯大林格勒以西、以南是苏联粮食、煤炭以及石油的主产区。如果德军占领这一地区,苏联就会失去战争所需要的重要资源。斯大林格勒会战是纳粹德国遭遇的战略范围内最严重的失败,不仅终结了德国南方集群自1941年以来保持的攻势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从世界范围看,斯大林格勒会战是反法西斯战争大转折的标志性事件,但斯大林格勒战役并没有让德军完全失去主动权(斯大林格勒战役后的库尔斯克战役才让德军完全失去主动权)。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单从伤亡数字来看,该战役也是近代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双方伤亡估计约两百万人以上,参与该场战役的人数也比历史上的其他战役都来的多,更以双方无视军事与平民分别而造成的伤亡著称。
列宁格勒战役列宁格勒战役,又称列宁格勒保卫战、封锁列宁格勒,俄文блокада Ленинград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为攻占列宁格勒而实施的战役,从1941年9月9日开始至1944年1月27日全面结束,纳粹德国50万士兵伤亡或失踪,苏联133万士兵伤亡或失踪,另有100多万列宁格勒市民死亡。列宁格勒战役是近代历史上主要城市被围困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强,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包围战。希特勒妄图占领城市,进行长达900天的围困作战。列宁格勒在被围困期间,城外的沙皇的宫殿和其他历史名胜大部分被抢劫后摧毁。许多工厂,学校,医院等民用基础设施被空袭和远程大炮摧毁。1942年1月至2月每天死亡约7000至10000名居民。1月27日列宁格勒解放日,被俄罗斯联邦政府设为“俄罗斯军人荣誉日”。2024年1月27日,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一系列活动,纪念苏联卫国战争中列宁格勒保卫战解除封锁80周年。2024年3月18日,俄罗斯要求德国正式承认二战期间围困列宁格勒(现在的圣彼得堡)及纳粹德国在苏联犯下的其他暴行是种族灭绝行为。
柏林会战柏林会战又称柏林战役(1945年4月16日~5月9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苏军共集中了白俄罗斯第1、2方面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等三个方面军270个师和骑兵师,20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14个空军集团军,共250万部队,另配属2450架飞机、14200门火炮、15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当面之敌为德军 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总计48个步兵师、9个摩托化师、6个装甲师。共80万人,10400门火炮和迫击炮,15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3300架作战飞机。战役于1945年4月16日发起,先后突破奥得河、尼斯河防线。25日对柏林形成包围。苏军在对柏林的强攻中采取多路向中心突击,经激烈巷战,于 4月27日突入柏林中心区,29日苏军开始强攻国会大厦。30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5月2日卫戍司令H.魏德林将军率部投降,柏林会战结束。1945年5月9日德军统帅部代表W.凯特尔元帅在柏林签署向苏军和盟国远征军无条件投降书。整个战役,苏军共俘虏德军38万人,缴获坦克和自行火炮1500余辆、飞机4500架。这次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德军最高统帅部在柏林附近大量消耗苏军有生力量将战争拖延下去的图谋,标志着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和欧洲战事的结束。(名片图为苏联旗手米阿卜杜勒哈基姆·伊斯梅洛夫将苏联红旗插上德国国会大厦屋顶。)
[
[
巴巴罗萨计划巴巴罗萨计划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起侵苏行动的代号。发生于1941年6月22日――1942年1月苏联及东欧地区,该计划由时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部第1军需部长保卢斯起草和指导,1940年8月底制定完毕。“巴巴罗萨计划”原名为“奥托计划”,后于1940年12月改为“巴巴罗萨计划”。
明斯克战役明斯克战役共有两次,分别在1941年和1944年,1941年6月22日,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发动进攻,不到20天就歼灭苏军西方面军大部,俘虏50万人,1944年6月22日,苏联红军发动反攻,不到20天歼灭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大部30万人。在战线中央打开一个400公里宽的战略缺口。其中明斯克战役是指歼灭德国第4集团军的一个战役。
基辅战役基辅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1年7月7日发生于乌克兰的一场大型包围战,它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包围战。它作为巴巴罗萨作战在1941年8月23日至1941年9月26日,在苏联历史中它被称为基辅防御战役(Киевская оборонительная операция)。战役空前惨烈,9月20日,基辅城被德第6集团军攻占。同日,德军第46装甲军赶到,并作为生力军投入战斗。与此同时,苏军也不断地投入生力军,企图协助被困苏军突围,但均被德军击退。至9月26日,基辅会战结束,苏军第5、第21、第37、第26集团军大部,第40、第38集团军之一部被歼灭,65万人被俘。战役中几乎整个苏联红军的西南方面军被德军包围,共有66.2万名红军被俘虏,德军在基辅的包围圈未被严密封锁,小股红军在德军紧闭包围圈后突破包围逃脱,包括谢苗·布琼尼元帅、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元帅及政治委员赫鲁晓夫。
列宁格勒战役列宁格勒战役,又称列宁格勒保卫战、封锁列宁格勒,俄文блокада Ленинград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为攻占列宁格勒而实施的战役,从1941年9月9日开始至1944年1月27日全面结束,纳粹德国50万士兵伤亡或失踪,苏联133万士兵伤亡或失踪,另有100多万列宁格勒市民死亡。列宁格勒战役是近代历史上主要城市被围困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强,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包围战。希特勒妄图占领城市,进行长达900天的围困作战。列宁格勒在被围困期间,城外的沙皇的宫殿和其他历史名胜大部分被抢劫后摧毁。许多工厂,学校,医院等民用基础设施被空袭和远程大炮摧毁。1942年1月至2月每天死亡约7000至10000名居民。1月27日列宁格勒解放日,被俄罗斯联邦政府设为“俄罗斯军人荣誉日”。2024年1月27日,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一系列活动,纪念苏联卫国战争中列宁格勒保卫战解除封锁80周年。2024年3月18日,俄罗斯要求德国正式承认二战期间围困列宁格勒(现在的圣彼得堡)及纳粹德国在苏联犯下的其他暴行是种族灭绝行为。 ~~
-
Recent Activities